【经济与管理学院】绿色货运:政企协同绘就低碳新图景
今年七月,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智绘绿链调研实践团队赴合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政企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系统探究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的构建路径,为国内同类城市推进货运领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供基层实践参考。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合肥市交通运输局。该部门围绕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部署六大核心任务,为城市货运绿色转型筑牢根基。据介绍,任务涵盖加强货运配送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车辆、优化通行管理、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创新配送模式及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在与工作人员交谈中,实践团队了解到,全市配送车辆总量达26552辆,其中新能源配送车辆从2022年10月的1418辆增长至目前的6348辆,占比从5.3%提升至23.91%,三年间实现348%的大幅增长。在合肥市邮政管理局调研时,实践团队发现合肥市已经构建起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目前全市末端配送网点达四五千个,覆盖所有区县及农村地区,60余条“客货邮”一体化线路串联起65个乡镇综合服务站,农村配送时效提升40%。未来,在新能源车辆推广方面,明确要求企业更新车辆时新能源车占比不低于80%,并通过“场外集中建设”模式规范充电设施布局,保障安全运营。
物流企业作为绿色货运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交出亮眼成绩单。在一家物流企业的分拣中心,实践团队了解到该物流企业通过优化三级货运通道网络,充分发挥运输、仓储优势,以物流科技为引擎,推动建设合肥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秉承“物流让生活更美好”的创业初心与使命,争做物流行业创新发展的先锋,致力于成为区域领先的现代物流科技企业。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通过规模化应用新质生产力——运营无人车线路,与传统邮路形成"干线衔接+支线补充+末端触达"三级协同网络,通过应用县乡运输、甩点直投、网格接驳三类场景,有效补充了乡村邮路和部站的运力,实现降本增效。通过采访,实践团队认识到,绿色货运的推进,是政府 “搭台”(政策、设施、服务)与企业 “唱戏”(技术、模式、实践)的深度融合,是多部门、多主体从 “各自发力” 到 “协同联动” 的系统工程。
此次智绘绿链调研实践团队的暑期调研,不仅是对合肥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推进成效的一次深度“体检”,更以青春力量响应了国家“双碳”战略与交通强国建设的号召。调研所形成的观察与建议,将为合肥进一步优化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完善配送网络布局提供基层视角,也为国内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的迭代升级贡献实践样本。未来,随着示范工程的持续深化,绿色货运必将成为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支点,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文中数据来源于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合肥市邮政管理局、某物流企业官方网站、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文图:徐芳 徐梦婷/审核:王秀芹 胡先锋/审校:董赛微/终审:马东)
用户登录